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几句,完了在耀先肩膀上拍一下,就又掰着玉茭穗子往他自己的草篓子里塞,他篓子里拽的苦苣草没有多少,掰的嫩玉茭穗子却不少,有十几二十穗。当然玉茭穗是埋藏在篓子底下用苦苣草盖住着的。

    看着虎林是那样的悠闲自得没有一点惊慌害怕的样子,耀先犹豫起来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犹豫。他想起儿子新生,别人的孩子在这困难的时候端起来的是香喷喷稠糊糊的嫩玉茭糁子汤,自己的儿子每天端起的都是一碗稀稀的苦菜汤。还有月儿,她们难道就不应该喝上一回嫩玉茭糁子汤?耀先看着虎林掰下来扔到他草篓里来的两穗青青嫩嫩的玉茭穗子,呆呆地愣了好一阵,最后还是下不了决心。他自己不敢伸手去掰队里的玉茭穗子,就是别人掰下扔到他草篓子里他也不敢要。他和别人不一样呀。想到这里耀先还是款款地把那两穗玉茭穗子取出来,双手奉着再给近处的虎林递过去,说:“虎林哥,这两穗玉茭还是你拿上吧,我不敢要。”

    “怕啥,就装你篓里。民兵们不查,查出来就说是我掰的。”虎林的口气很硬,像平常队长们说出来的话一样,他响响亮亮地说完这话,夺过耀先手上的两穗青嫩的玉茭穗子,过去重又放进耀先的草篓子里,这次他没有明明显显地把这两穗玉茭穗子摆放在上面,而是替耀先藏埋在苦苣草里。“走,快后晌黑了,咱们回。”虎林直起腰很大气地说一声,提起草篓子就往外走。

    耀先也就忐忐忑忑地跟着从玉茭地里出来。

    虎林草篓里装了半篓子玉茭穗子,却在前面走的理直气壮;耀先草篓里只偷藏了两穗玉茭,还不是他自己偷掰的,是虎林掰下硬塞到他篓子里去的,他却在后面走的战战兢兢的。真的,他不知道等在前面的会是什么,福兮?祸兮?

    郭安屯从坡道上下来,看见四五个基干民兵怀里抱拥着长枪都坐在皂角树底下,就来了火气,就黑着脸狠声地吼叫起来:“皂角树怕人偷还是怕人砍,你们一圈圈地围坐在皂角树下看啥哩?给你们记着工分是让你们看地里的玉茭穗子,黄豆苗子,不是让他们坐在皂角树下看皂角。”听见队长一吼叫,坐在皂角树下的几个基干民兵呼啦一下站起来,挤成一疙瘩就往沟口里跑。郭安屯又不高兴了,坐,一起坐,走,一起走,没有一点点眼色。他又叫道:“挤一疙瘩干啥,挤一疙瘩能逮住贼娃子。皂角树下留两个,顺子你和庆娃留在皂角树下,其他人到沟里巡逻去。”顺子和庆娃就留在皂角树下,其他几个基干民兵背起长枪往河滩里去了。

    这一茬基干民兵是才换的新人手,清一色十七八的嫩芽子。虎堆那一茬人把长枪交回来就都退了,唯独民兵队长郭安屯没有退。按理他也该退了,老大不小的人再耍枪弄刀的不合适。可是他舍不的退,他总觉得背上一杆长枪威威武武的有气派,从土改到现在习惯了。

    把民兵们差遣开,郭安屯就背着手进了官窑。夜黑间他带着几个基干民兵在河滩的秋庄稼地里辛苦地巡守了半夜,现在有些困乏,想到官窑炕上好好歇一阵。

    西垂下去的日头斜斜地把一片金子般的黄色撒在马沟河滩里,在灾荒困难的年景里,竟还会有这么好的天气。天气再好,也不能把人们脸上的愁云和肚子里的饥饿扫走。

    耀先和虎林胳膊弯里挎着草篓子,顺着河渠上的道儿向村口走来。虎林依旧走的理直气壮,这几天他天天都在草篓子里塞放十几二十穗青青嫩嫩的玉茭穗子,天天都碰上过民兵,但天天都还是顺顺利利地过去了。都这个时候了,谁还和谁过不去。民兵也是人,他们回到家里啃吃的也是他们爹娘兄嫂从生产队地里偷掰回来的嫩玉茭。谁不知道谁呀,他把这一茬侄子辈的小毛猴娃就没有往眼里拾掇。耀先可就没有虎林这样的胆量和气魄,他战战兢兢地像是电影里的日本鬼子走进了地雷阵,每一脚下去都觉得下面是虚的软的,觉得那虚虚软软的土里埋着一颗颗硬硬的地雷,这地雷随时随刻都会把他炸个粉身碎骨。真的,他腿软的都快迈不动步了。越往前走就越感到害怕,慢慢就觉得地雷不是在脚下,而是在他的篓子里。就是在篓子里,虎林放到他篓里来的两穗青青嫩嫩的玉茭穗子,就是铮铮走着表响的重磅定时炸弹,不知道啥时候就会轰隆一声炸响。不,不能等到它们炸响,等它们炸响了就啥也来不及了。在没有炸响之前就应该把它们扔出去,不然真的就要被炸个粉身碎骨。耀先战战兢兢地跟在虎林身后走着,一只手颤抖地伸进篓子里,他要在还没有碰到检查的民兵之前把虎林塞给他的两穗玉茭穗子扔出去。这不是他这号人能占上的便宜,青嫩的玉茭穗子在别人锅里熬煮出来的是甜丝丝沁人肺腑的糁糁汤,而在他的锅里熬煮出来的就可能是黄连苦水。这些年经受过的苦难、屈辱还少吗?为什么还要这样不在意呢?出了事对的起月儿吗?耀先想到了他美丽善良忠贞的月儿,他就有了把篓子里的玉茭穗子扔出去的决心和勇气。但是来不及了,他把手伸进草篓子里好不容易探摸到一穗玉茭时,前面的河渠上已经走过来两个背枪的民兵,要是这时候把玉茭穗子往外扔,就逃脱不开民兵的眼睛。耀先只好把已经摸在手里的玉茭穗子再往草篓

第二十章(3/8),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